阿里巴巴集团12日零点公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双十一全球网购狂欢交易额达到571亿元人民币,21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参与其中,总共产生了2.78亿个物流订单,刷新全球网上零售纪录。(新华网杭州11月12日专电)
通过网络,我们不必出门便可逛街,可以从网上订购化妆品、衣服、鞋子,甚至订购照相机、电脑、汽车,只要跟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,在网络上都能找到。既方便又实惠地买到自己想要的货物固然很好,但真的是商家让利,让消费者捡到“便宜”吗?
消费者为了买到“实惠”就得存足钱、养足精神等到商家搞促销活动来“血拼”,而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,让自己活得更多的利益却想出各种“妙计”搞起“障眼法”。
先提价,后打折。虽然各大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严禁各电商“双十一”促销先涨价后打折,但是这种行为情形并不少见。笔者发现,为了打好价格战,不少商家在“双十一”前就把价格提涨上去,等到“双十一”时再“降价”,打出“全网价格最低”、“史上最低价”的虚假广告吸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,除了降价噱头,以某样“特价商品”吸引客户进店消费,从而带动别的商品销售。然而等到活动结束时才发现,购买的商品价格并不低,甚至花了大价钱。
抢购无货变相消费。淘宝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皇冠店家则坦言:“卖得好的款,谁愿意只拿来做“抢购”产品呢?抢购中的产品都是受消费者好评、性价比高的产品。一般的店家,一开始为了抢客户,让利会比较实在,等到手中有熟客、店里有人气,店家就开始打“如意“算盘”:如果只买单件产品就显示“抢购商品无货,抢购失败”,但是如果添加其他配套商品一起购买时就显示“抢购成功”。这就是促进中的“潜规则”:最多拿某个“爆款”来让利赚人气,“抢购”不过是商家营造的一种错觉,更多的是诱导消费者变相消费。
滞销品冒充热销品促销。“双十一”促销能够让消费者得到实惠,但也是一些不良商家趁机出货的好机会,他们借此机会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,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。所谓的“热销品”,只不过是一种炒作,引诱消费者掉入这种假想中,尤其是拿特价做幌子,让消费者以为自己低价买到了时尚,结果是为店家处理了库存、次品。
“利益”二字在商家们心中的重量已超过企业的诚信与信誉。为了利润,“顾客至上”不再是店家的销售理念,反而一些不法手段却成了销售的“良策”。 今年是新消法和《网络交易管理办法》出台的第一年。对消费者来说,在理性消费的同时,应把法律作为保障权益最有力的武器。而电商应把更多心思花放在商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上,让网络购物节能够健康地走下去